Menu Close

为什么用红色代表危险信号?真相很简单

从交通信号灯到救护车和警车的警灯,“红色警报”似乎无处不在,为什么红色会成为警报颜色呢?红色波长对人眼散射最小应该是最佳答案。

当人们开车返家途中,遇到红车会停车等待,当交通信号灯变成红色时,有时人们会突然想到:为什么交通停车信号灯是红色?而不是蓝色或者白色呢?

为什么用红色代表危险信号?真相很简单
▲ 人类肉眼对红色非常敏感

事实上,从交通信号灯、警灯、火车站安全员的信号旗、踩刹车时车辆尾灯,都是具有警示信号的红色,红色在重要时刻十分醒目,是什么原因使红色成为警报信号的普通选择?

尽管许多人将红色与人们的浪漫追求联系在一起,使用玫瑰和心形贴纸来展示红色的内涵,但红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毕竟它是流经人体血液的颜色。

为什么红色如此特殊?

科学理论将提供合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红色是 VIBGYOR 可见光谱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白色光波分裂而产生的。

可见光谱具有一个特性 —— 波长,依据光波理论,任何光波波长是两个连续波峰(上波峰部分)或者两个连续波谷(下波峰部分)之间的距离,波长是用波的速度乘以波的频率计算得出的,我们都知道光速是 299792458 米/秒,但光波频率很难把握,该频率是波穿过整个波长所需时间的倒数。

什么是散射?

为什么红色是一种有效的危险信号?答案在于一个叫做散射的概念,散射是指光线触碰障碍物(例如灰尘、气体分子或者水蒸汽)时偏离直线的现象,光束在与介质中存在的粒子相互作用后被重定向至不同方向。

为什么用红色代表危险信号?真相很简单
▲ 潮湿有雾夜晚的红色可见度

有一个定律支配着散射现象,叫做瑞利散射,该定律说明光的散射与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我们想让危险警示信号散射吗?

人们可以想一下,我们是否希望危险信号或者警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被看到?答案是肯定的。

所有重要信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危险信号或者警报信号,都必须使用一种远距离可见的颜色,便于人们观察到,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因此,我们需要的光散射不太大,并且处于人类的可见范围内,不然我们怎么能看到它呢?

为什么用红色代表危险信号?真相很简单
▲ 人类大脑会对红色产生强烈的警惕性

从电磁波谱来看,人类可见范围被称为光的“可见范围”,该范围从蓝色(波长最小)延伸至红色(波长最大),红光波长大约是 620-750 纳米,散射定律指出,最长波长散射最小,而红色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属于人类可见范围;二是它是波长最大、且散射最小的颜色。

我们的遇险或者警报信号应该保持可见,即使在能见度很低的环境,在雾、雨和烟雾等环境中,人类肉眼能见度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想让信号到达更远的地方,所以它必须散射得更小,为了散射更小,更容易通过雾、烟等,其波长必须较大,这就是为什么红色在文学和象征意义上都起到了“拯救”的作用!

红色对人类大脑的影响

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红色在情绪环境中与吸引注意力密切相关。

运动反应是指人的心智和身体对任何一种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这项研究证实,在运动反应发生前或者发生时观看红色会增加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然而,另一项研究显示,在进行运动任务之前观看红色实际上会抑制运动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引发恐惧造成的。

为什么用红色代表危险信号?真相很简单
▲ 为了充分引起人们重视,重要的警示牌都采用红色进行标识

此外,红色似乎具有激发情感的特性,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将红色与消极、危险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因为红色是火、备注、愤怒的颜色,有时也是有毒或者危险动物潜伏的预兆色彩。

因此,当人们看到红色的时候,大脑会立即被激活或者发出警报,众所周知,释放信号是颜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红色会吸收我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依据以上研究,红色似乎在人类大脑中发挥着较好的作用。

自然环境中的红色效应

为了深入研究红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我们发现它在信号传递方面同样重要,无论是蓝色天空背景下,还是绿色树叶上,都很容易看到红色目标,猎物很容易识别空中飞行的红色掠食者,同样,掠食者也很容易发现绿色丛林中移动的红色猎物,基于该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类栽培种植的花卉大多数是红色,这样更有利于鸟类授粉。此外,红色经常吸引鸟类,另一方面,白色、黄色和蓝色会吸引昆虫,似乎自然界万物都遵循的色彩物理学……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经常会忽视红色的重要性,但在非常重要或者需要立即考虑的情况下,红色很少会被忽视,所以,下次当人们在交通信号灯前停车时,注意一下你对红色的真实反应。

READ  瑞典发现欧洲最大稀土矿
除教程外,本网站大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有内容冒犯到你,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Leave the field below empty!

Posted in 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