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年程序员求职难,那芯片设计工程师呢?

前段时间,政府网上一则“45岁程序员求职难”的留言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中年程序员求职难
中年程序员求职难

计算机专业出身,软件开发人员,精通java、微服务、大数据,有PMP项目管理证书和系统架构师证书。不得不说,Mary的技术和能力已经算得上“炉火纯青”了。

然而在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刻、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裸辞后45岁的工程师连一个面试机会都得不到。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心酸?

从企业的角度看,他们只是在技术和年龄中,选择了后者。年轻的毕业生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低成本+高性价比。缺乏经验?但是可塑性强,这不是一茬一茬培养出来很多批了。其实这种事大家早就已经见惯不怪,在IT行业,别说45岁,35岁就是程序员的一大坎了。以至于身处IT隔壁的IC,很多人也忍不住瑟瑟发抖:我们也会这样吗?先负责任地说:不会。三百六十行,行行不一样。我们可以适当将IT行业发展之路最为前辈去参照,但毕竟行业壁垒摆在这里。一颗定心丸下肚,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非常关注、难以忽视:内卷呢?IT已经那么卷了,IC也有内卷的势头,未来会不会也卷的不成样子?

这个问题很难说,毕竟谁都不是预言家,网络上的很多讨论也是辩证地去看就好,谁能保证里面没有狼人悍跳呢?

 

先说年龄危机

之前有发布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为什么说芯片设计行业不吃青春饭?》。

顾名思义,IC设计行业没有年龄危机那样的压力。至于原因,文章中已经帮大家分析的比较透彻了。文章指路:为什么说芯片设计行业不吃青春饭?

首先,无论是人才短缺还是入行门槛高,都是当下的客观存在的现状。培养出一个合格的IC设计工程师,至少需要三年,而培养一个优秀的IC设计工程师至少要五年。巨大的时间成本决定了岗位竞争力。

其次,是经验的重要性。软件产品是虚拟,芯片产品是实体。软件的生命周期包含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几个环节,软件开发出来后可以维护,而芯片生产出来后是很难维护的。

IC所做的产品,本质上就决定了它是没法吃青春饭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能导致芯片流片失败,这不是通过维护就能够解决的,流片失败的损失无法挽回。

经验老到的IC工程师,凭着经验就能看出问题出在哪,凭着经验就知道怎么快速解决。这也就是IC行业经验可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也是年龄成熟的工程师难以被替代的原因。

所以IC行业的工程师,绝对可以说“越老越吃香”。

 

再说内卷

先来看看什么叫内卷?内卷原本是学术名词,指的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

最近一两年被互联网赋予了很多含义,非理性、恶性竞争的内卷确实存在,也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焦虑,故而难以避免被妖魔化、情绪化。

MBA智库上给内卷的定义我认为就很好:

1. 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

2.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3. 为了免责,被动地应付工作是内卷;

4. 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5. 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

6. 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7. 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地挖掘、研究同样是内卷。

所以,同学们,从个人角度看。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储备知识,并不叫内卷,而是你的个人自我提升。

再说行业内部。一方面是行业的壁垒已经非常高了,再卷还能卷到哪里呢?另一方面,行业在发展,但是人才却严重供给不足。30万的人才缺口要填补,资本和人才在涌入,要求自然也随之提升。

先不说企业的要求,我们个人也应该有自我要求。入行1年到入行5年,自然要有个人的提升。不谈别的,钱途和前途也不允许我们躺下去的。拒绝内卷不等于不努力,如果能力跟不上,势必会被市场淘汰。这是良性竞争,不是恶意内卷。

如果连自我提升、活到老学到老都被标榜成内卷的话,难道坑底躺平甘为咸鱼就是对的吗?这怕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恶意内卷必然要抵制,放平心态提升自我也很重要。

READ  培养一个EDA人才需要十年, 国内EDA公司总人数不到全球EDA研发总数的1/10,怎样突破困境?
除教程外,本网站大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有内容冒犯到你,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Leave the field below empty!

Posted in 职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