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爻(阴爻、阳爻)的示意图
卦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单卦。六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组合
后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
- 无极
- 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
- 两仪: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
- 四象: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
- 八卦: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 六十四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

什么是八卦?

什么是阴卦和阳卦?(物以稀为贵)
1.阳卦(三爻中的阳爻数为单数)

2.阴卦(三爻中的阴爻数为双数加坤卦)

八卦简单介绍
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第一个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代表父亲
坤卦是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底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代表母亲

离卦代表太阳,代表火和一些华丽的东西,代表次女
坎卦代表月亮,代表水,代表次子
震卦代表雷,代表长子

代表风,亦即是气流,长女

艮卦代表高山、陆地,高坡,小儿子

代表海洋、河流,小女儿
在宇宙间,除了这八个大现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样大的东西了,这只说大的,不说小的,如说小的,西装亦一卦,灰尘亦一卦,那就多得很,不能再讲了。
大的现象只有八个,没有九个,亦不能七个,只有八个卦,而且都是对立的。可是这八个现象,变化起来就大极了,是无穷的,不能穷尽的数字,变化当然也是无穷无尽的。
![]() 坤(地) |
![]() 艮(山) |
![]() 坎(水) |
![]() 巽(风) |
![]() 震(雷) |
![]() 离(火) |
![]() 兑(泽) |
![]() 乾(天) |
← 上卦 ↓ 下卦 |
![]() 2. 坤为地 |
![]() 23. 山地剥 |
![]() 8. 水地比 |
![]() 20. 风地观 |
![]() 16. 雷地豫 |
![]() 35. 火地晋 |
![]() 45. 泽地萃 |
![]() 12. 天地否 |
![]() 坤(地) |
![]() 15. 地山谦 |
![]() 52. 艮为山 |
![]() 39. 水山蹇 |
![]() 53. 风山渐 |
![]() 62. 雷山小过 |
![]() 56. 火山旅 |
![]() 31. 泽山咸 |
![]() 33. 天山遁 |
![]() 艮(山) |
![]() 7. 地水师 |
![]() 4. 山水蒙 |
![]() 29. 坎为水 |
![]() 59. 风水涣 |
![]() 40. 雷水解 |
![]() 64. 火水未济 |
![]() 47. 泽水困 |
![]() 6. 天水讼 |
![]() 坎(水) |
![]() 46. 地风升 |
![]() 18. 山风蛊 |
![]() 48. 水风井 |
![]() 57. 巽为风 |
![]() 32. 雷风恒 |
![]() 50. 火风鼎 |
![]() 28. 泽风大过 |
![]() 44. 天风姤 |
![]() 巽(风) |
![]() 24. 地雷复 |
![]() 27. 山雷颐 |
![]() 3. 水雷屯 |
![]() 42. 风雷益 |
![]() 51. 震为雷 |
![]() 21. 火雷噬嗑 |
![]() 17. 泽雷随 |
![]() 25. 天雷无妄 |
![]() 震(雷) |
![]() 36. 地火明夷 |
![]() 22. 山火贲 |
![]() 63. 水火既济 |
![]() 37. 风火家人 |
![]() 55. 雷火丰 |
![]() 30. 离为火 |
![]() 49. 泽火革 |
![]() 13. 天火同人 |
![]() 离(火) |
![]() 19. 地泽临 |
![]() 41. 山泽损 |
![]() 60. 水泽节 |
![]() 61. 风泽中孚 |
![]() 54. 雷泽归妹 |
![]() 38. 火泽睽 |
![]() 58. 兑为泽 |
![]() 10. 天泽履 |
![]() 兑(泽) |
![]() 11. 地天泰 |
![]() 26. 山天大畜 |
![]() 5. 水天需 |
![]() 9. 风天小畜 |
![]() 34. 雷天大壮 |
![]() 14. 火天大有 |
![]() 43. 泽天夬 |
![]() 1. 乾为天 |
![]() 乾(天) |
周易后天六十四卦 | |||||
---|---|---|---|---|---|
上经三十卦 | |||||
01. 乾 ䷀ | 02. 坤 ䷁ | 03. 屯 ䷂ | 04. 蒙 ䷃ | 05. 需 ䷄ | 06. 讼 ䷅ |
07. 师 ䷆ | 08. 比 ䷇ | 09. 小畜 ䷈ | 10. 履 ䷉ | 11. 泰 ䷊ | 12. 否 ䷋ |
13. 同人 ䷌ | 14. 大有 ䷍ | 15. 谦 ䷎ | 16. 豫 ䷏ | 17. 随 ䷐ | 18. 蛊 ䷑ |
19. 临 ䷒ | 20. 观 ䷓ | 21. 噬嗑 ䷔ | 22. 贲 ䷕ | 23. 剥 ䷖ | 24. 复 ䷗ |
25. 无妄 ䷘ | 26. 大畜 ䷙ | 27. 颐 ䷚ | 28. 大过 ䷛ | 29. 坎 ䷜ | 30. 离 ䷝ |
下经三十四卦 | |||||
31. 咸 ䷞ | 32. 恒 ䷟ | 33. 遁 ䷠ | 34. 大壮 ䷡ | 35. 晋 ䷢ | 36. 明夷 ䷣ |
37. 家人 ䷤ | 38. 睽 ䷥ | 39. 蹇 ䷦ | 40. 解 ䷧ | 41. 损 ䷨ | 42. 益 ䷩ |
43. 夬 ䷪ | 44. 姤 ䷫ | 45. 萃 ䷬ | 46. 升 ䷭ | 47. 困 ䷮ | 48. 井 ䷯ |
49. 革 ䷰ | 50. 鼎 ䷱ | 51. 震 ䷲ | 52. 艮 ䷳ | 53. 渐 ䷴ | 54. 归妹 ䷵ |
55. 丰 ䷶ | 56. 旅 ䷷ | 57. 巽 ䷸ | 58. 兑 ䷹ | 59. 涣 ䷺ | 60. 节 ䷻ |
61. 中孚 ䷼ | 62. 小过 ䷽ | 63. 既济 ䷾ | 64. 未济 ䷿ |
六十四卦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