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8日的世界预言报道中,知名占星师帕克提到了一份古老而神秘的印度纳迪叶预言书。帕克指出,根据这份预言,2026年将发生一次惊人的天文事件:某颗小行星或月球可能会遭遇撞击。这意味着小行星带中某些天体将发生异常运动,碎片可能坠向地球,引发巨大的海啸和地震。帕克特别强调,这并非他的个人预测,而是古老纳迪叶预言中明确记载的事件。
在聊完帕克的最新预言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即将上演的血月奇观。综合各大媒体报道,从2025年9月7日深夜到9月8日凌晨,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将有机会目睹这一罕见天象。据台湾气象署介绍,本次月全食将于9月7日23点27分从半影食阶段开始,全程持续约5小时30分钟。而最精华的全食阶段,则在9月8日凌晨1点30分至2点53分,持续约1小时23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香港今年首次目睹血月。早在2025年1月27日,香港夜空中便出现过血月,吸引了众多市民拍照记录。更为惊悚的是,近期甚至出现了血雨现象,使得2025年的香港显得格外魔幻。这些天象是否预示着重大变故?人们不免心生疑虑。
血月作为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由于地球、月亮和太阳排成直线,地球的阴影投射在月球上,使月亮呈现红铜色而得名。从古至今,中西方文明都对血月有特殊解读。中国古籍中,血月常被视作不祥之兆,预示天灾人祸。古代有“血月县”“妖孽县”的说法,认为血月降临之时阴气最盛,可能伴随社会动荡。古语云:“月有辉煌,暗色时光,天灾降止”,意指月亮变为血色时,可能发生大灾大难。
在历史记载中,血月现象屡见不鲜。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在《四瞻》中指出,月亮变色为赤色时,将带来战争和冰灾;西汉艺学大师金芳在《周艺妖瞻》中同样记载,血月出现往往伴随灾难,尤其是冰灾与饥荒。李淳风进一步警示,如果月色赤如血,可能导致大面积饥荒,甚至百姓流离失所。这些说法与金芳记载高度一致,体现了古人对血月的高度关注。
中国历史上,不少重大事件似乎与血月有关。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时,天空中即出现血月;《后汉书》指出,天不顺人事,则日月变赤;南北朝时期,日月星异象频发,也常与重大灾难相连。香港艺理师周汉明指出,当血月出现时,可能伴随国家层面的灾难,包括疾病加剧和社会动荡。
在全球范围内,血月同样被视作不祥之兆。1911年10月,北京和天津出现血月,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脱离清朝统治。2014年4月15日的血月奇观次日,韩国发生四月号渡船沉没事件,304人罹难;2003年广东出现血月后,非典疫情爆发;1949年血月出现时,以色列建国;1967年血月伴随六日战争。诸多巧合让血月与灾难几乎划上等号。
2024年4月8日的全球血月,也引发强烈震动。台湾发生大地震,美国东海岸罕见地震频发,造成140年来最严重的震害。而在西方文化中,《圣经·启示录》第六印记载:“揭开第六印时,我看见大地震动,太阳变黑,满月变红如血”,血月因此被视为世界末日的征兆。犹太教拉比格纳特曾警示,血月预示全球灾难升级,地震、火山爆发等天灾可能增加,强大的国家也可能因此垮台。这种天象与社会政治动荡的关联,不免令人心生恐惧。
面对即将到来的血月,人类不禁反思:天象是否真能预测灾难?古老预言与现代天文学的交汇,既让人惊叹,又充满神秘色彩。2025年的血月,再次提醒我们,天地万象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而每一次天文奇观,都可能暗示着不可忽视的变化与挑战。
历代史书中关于“血月”的记载
“血月”是月全食时的一种天文奇景。当满月之日发生月全食,此际的月球完全被地球阴影遮挡,而太阳光谱中的红色光可以穿透地球大气层,经过折射的红光照映在月球上,让满月看起来呈现暗红色,就是一般说的“血月”。2021年5月26日就发生了月全食,月球刚好经过近地点,这个“血月”就比平常的大,也就成了所谓的“超级血月”了。
中华文化中早有“血月”之说,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
”的一种。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
古人认为血月是大凶之兆,在西汉京氏所写的《妖占》
一书中提到:“月若变色,将有灾殃”、“赤为争与兵”。书中还说,红色月亮是至阴至寒之相,兆示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天下动荡,火光四起!
而在东汉时刘叡所写的天文典籍《荆州占》
中,提到“月赤如赭,大将死于野;又曰月赤如血,有死王。”
在历代史书《天文志》中都有月变的观察,也多有“血月”的记载。还有专门“月占”著作,像是唐朝李淳风的《乙巳占》
和西汉的易学大师京房的《周易妖占》
都有“血月”的记载。
《周易妖占》将月变赤色的血月视为不祥的灾难征兆,尤其是兵祸和旱灾:“月变色……赤为争与兵”、“赤气覆月,如血光,大旱,人民饥千里”。
李淳风《乙巳占》的第二卷是“月占”,看月象以占卜国事天下事,他说“月若变色,将有灾殃”、“赤为争与兵”,就是说月变为赤色时要起争权的兵祸。《乙巳占》又说“月犯蚀参,贵臣诛,赤地千里,其国大饥,人民相食。”指出当月食参星,又出现赤色,赤地千里时,国内将出现大饥荒,严重到人民相食的地步。这些看法和京房的《周易妖占》是一致的。
历朝历代史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有相关记录
《后汉书
·五行六》:“事天不谨,则日月赤。”指出:对天神不敬,行事违反天道,则日月变赤色。
《魏书
·一百五》:“天日月星变,编年总繋魏及南朝祸咎。”指出:在南北朝的历史中,日、月、星的变异,联系着灾祸罪咎的事端。
《隋书
·志第十六·天文下》“天气未降,地气上升,……若于夜则月赤,将旱且风。”指出:阴阳不调,阴气犯阳,在夜间表现出月赤,那么就会有旱灾和风灾。
《宋书
·志第五·天文五》:“月变色,为殃;青,饥;赤,兵、旱……。”指出:月变色将有灾殃,变为赤色时,是举兵争战的征兆,而且有旱灾。
《南齐书·志第四·天文上》记载血月和兵变:“永泰元年(公元 498年 )四月癸亥,月蚀(月食),色赤如血。三日而大司马王敬则举兵。”
《南齐书》
还有记载:“永元元年八月己未,月蚀尽,色皆赤。是夜,始安王遥光伏诛。”在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元年八月出现血月,始安王萧遥光举兵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