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 辛卯(雷水解)燕王明成祖朱棣篡位的预言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 辛卯(雷水解)燕王明成祖朱棣篡位的预言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 辛卯(雷水解)燕王明成祖朱棣篡位的预言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图

【草头火脚】:燕王的“燕”字。下边的“四点底”,在造字法中代表火。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子孙为藩王,燕王朱棣驻守北平,实力最强。

朱元璋的太子早亡,立太子之子朱允炆(音:文)为皇太孙。1398年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削藩,削至燕王,燕王反。1399年七月,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以“靖难”除奸之名争帝位。

【宫阙灰飞】:与图相应,指燕王攻入南京,建文帝出逃时烧了宫殿。

【家中有鸟】:家燕,喻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

【郊外有尼】:建文帝逃郊外,落发为僧而逃。“尼”,僧尼,借代佛门。

金圣叹注解中的“祝发”,古代是“剃发为僧尼”的意思。

2. 解颂

【羽满高飞日】:燕王羽翼丰满,高飞要上帝位。

推背图》中“高飞”有称帝的意思,如第13象的“雀高飞”。

【争妍有李花】:“李花”,指李景隆。“妍”,音:言,美丽。

指李景隆带重兵抗击燕王,与朱棣中原“争妍”,两次大败。而后,在朱棣杀到京城时,又“争妍”献媚,不抵抗就献城投降。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建文帝落发出家,云游四海。

“方外”:世俗之外,旧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亦指出家修行之所。

官方史书虽记载了朱棣抱建文帝尸首痛哭,但多认为那是掩人耳目,不然朱棣就不会在全国核查僧人的身份,也不会在郑和下西洋时,安排锦衣卫到南洋搜寻建文帝了。而且,整个明朝都没有给建文帝谥号、庙号,朱允炆的谥号“惠帝”,还是满清入关后逃亡的南明政权所定,这很说明问题。民间记载朱允炆出家逃难,以及游离南洋的书籍很多。

二、文征解卦

卦为“解”,下为坎,指水;上为震,指雷。

本卦为“草木舒展之象,遇困可解之意”,大象:“春雷大作,大地解冻,喻冬去春来生机再现”。与本象主角燕王夺位时的运势相合。

“解”卦的运势:“宜把握良机,快速处理,身边困境,宜出外求解,因贵人在远方,以西、南为吉方”——正合燕王的制胜之道,能帮助他的“贵人”都在南方京城里。

※ 长途穿袭夺京门,孤军走险定乾坤

朱棣初期只有10万兵力,因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良将已被朱元璋杀尽了,所以燕军基本是所向披靡,曾两败李景隆的50万、60万大军。但南军兵多势重,攻不胜攻。燕王以一隅抗一国,到1401年已陷困境。

此时,“贵人”——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来送信了,说南京城空虚,宜直取。于是,1402年正月,燕军穿入山东,绕过重兵守卫的济南,破小县夺路南下,过了江苏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击。四月,燕军在淝水大败追击的军队,随后突破淮河防线,一直打到长江。朱棣之子引番骑赶到,准备强渡长江天险。

这种长途奔袭、以弱伐强国的战术,宋辽时萧太后干过,也是《推背图》第17象的内容,当时由于寇准的坚守,辽军议和退兵。

此次不同以往,这是朱家的内讧,南军没有抵御外邦的同仇敌忾,反而不乏观望者。一旦燕王风头强劲,就有人来充当帮他的“贵人”了。

六月初三,朱棣孤军在瓜洲强渡长江,镇江守将降城。十三日朱棣兵临金陵金川门,守门的李景隆献了京城。燕王的冒险大功告成。

“朱棣篡位”是历史的必然

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临死时,并没有把位置传给儿子,却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惠帝”。

惠帝也算一位明君,登基后,开始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在民间广受赞誉。

也许他为了快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大肆进行削藩,惹恼了诸侯王。

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带领800名府兵从北京王府起兵,仅用了3年时间,于公元1402年攻入南京,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帝位,成为藩王造反成功第一人。

谈及这段历史,很多人将朱棣的造反归结于明惠帝的“削藩”,究其根本,其实不能全怪朱允炆,朱棣的造反是历史注定的。

一、势力庞大,不甘居人之下

文献记载,在朱元璋时期,朱棣已经作为燕王,镇守着整个中国北方。

在连年对北方的征战中,朱棣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统兵才能,尤其是麾下培养了诸多军事将领、人才,势力如此庞大,岂能久居人下?

另外,朱元璋去世,立侄子为皇帝,作为最有作为的儿子,朱棣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

二、性格使然,早晚取代皇位

朱棣的性格很像朱元璋,豪迈大气,也都是打仗打出来的人,很有英雄气。

反观朱允炆,从小没上过战场,饱读四书五经,儒学思想根深蒂固。

另外,朱允炆身边的人大多都是文人,不堪重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忠诚度是有,但和赵括一样,如同废物。

还有朱允炆的用人能力很差,让纯文人方孝孺去搞政治,让应天乡试第一名解元齐泰去管兵部,让管礼仪的太常卿黄子澄决定国家大事。

放着忠勇的徐辉祖不用,却派纨绔子弟李景隆去带兵打仗,再加上后来朱允炆昏招迭出,其帝位被篡夺,估计也是早晚的事。

三、胸怀大志,从小志向高远

厉害的人,都是从小就能看出来的。

关于“朱棣从小胸怀大志”,历史上流传有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与朱允炆同侍。太祖出句:“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两人对对联。朱允炆对曰:“雨洒羊毛一片毡”。太祖以为“气弱”。

朱棣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很明显朱棣的对联要比朱允炆意境高远雄浑太多。古人向来有“文辞见志向”的说法,由此,“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朱允炆远不是朱棣的对手。

朱棣的帝位虽是篡夺而来,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文治武功,对历史和时代的巨大推动。

史料记载,朱棣称帝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开拓丝绸之路,曾5次遣陈诚出使西域,最远到达阿富汗境内,为明朝的贸易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他具备超时代的前瞻性,强调了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为此开设了奴儿干都司,命亦失哈九上北海,十巡努尔干,保护了大明领土的完整。

另外,他一生都在征战,5入漠北,追击北元,征服越南,设交趾布政司,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基业。

世人都说朱棣暴虐成性,康熙帝对其有着高度评价,评价他为“治隆唐宋”,他对大明乃至华夏后世,有着比肩唐宋的功绩。

要是没有“靖难之役”,真不敢想象明朝会走向何方。

READ  推背图第十一象 甲戌(兑下坎上 节)后唐之亡
除教程外,本网站大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有内容冒犯到你,请联系我们删除!
Posted in 推背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Leave the field below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