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地风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地风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地风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地风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地风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金圣叹:“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半圭半林】:“半圭”,土;“半林”:木。

【合则生变】:上句二字合为“土木”,指专权的王振造成的“土木之变”,在土木堡,致使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

※ 王振专权

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明英宗当时只有16岁,他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专权。王振排挤掉了“三杨”,把持朝纲,残害异己。

※ 土木之变

“瓦剌”,是明朝对西部蒙古部落的称呼,明朝数次征讨逃到东部蒙古的元朝残余势力,西部的瓦剌部趁机发展起来,一度南下攻明,被明成祖击败。瓦剌在明英宗初年统一了蒙古。

瓦剌每年到北京进贡,索要封赏,如果不得逞,就制造边境事端。

1449年,瓦剌首领“乜先”(亦译作“也先”。乜,音:聂)派了2000人的贡使到了北京,为了多领赏物,冒称3000人。王振引狼入室,批准全部贡使进京,继而叫礼部按实际人数行赏,并压低进贡的马匹档次和价格,瓦剌被激怒,大规模南侵。

王振欲立功扬威,鼓动英宗亲征。英宗和王振率50万大军到了大同,得知前军与乜先交战全军覆没,王振仓猝撤退。明军撤退时王振特意绕行蔚州(今河北蔚县),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封地炫耀一下,半路他又怕踩坏庄稼,又改路退到了土木堡。这样耽搁了十多天,被瓦剌军追上包围,明军大败,英宗被活捉,王振被乱兵所杀。

消息传到北平,群臣跪在午门哭谏,要求惩治王振余党,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被群臣当场打死。在于谦等人的力主下,孙太后立英宗的异母弟朱祁钰为帝(景帝、代宗,因年号景泰,又称景泰帝)。而后王振被灭族,其家中抄出的金银财宝堆满了60多间仓库。

乜先抓到了英宗朱祁镇,大肆勒索之后,仍不归还英宗。乜先攻到北平,被于谦率军三次击败,只好次年将英宗放回。

【石亦有灵】:指石亨。1457年,以石亨为首,发动了“夺门之变”。

※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1450年英宗被放回,景帝奉英宗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今北京南池子一带)。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石亨与太监曹吉祥等密谋,派千余人夜里撞开宫墙,救出南宫里的英宗。英宗次日临朝,复辟为帝。

【生荣死贱】

“生荣”:石亨以扶植英宗复辟之功,把持朝政,享尽荣华。

“死贱”:石亨剪除异己,冤杀于谦等功臣,揽权干政。1460年被英宗下狱,没收家产,以谋叛被斩。

2. 解颂

【缺一不成也占先】

双关妙语,既含“也先”二字,又隐喻“乜先”。瓦剌首领“乜先”,在明朝时又作“也先”,如今常称“也先”。他的后人汉化,姓“乜”。

“缺一不成也”:既是字谜“乜”字,还似指:这场历史大戏,缺一个也演不成,都不能被“也先”占了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指“土木之变”。

“六龙”:第六龙,指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

“亲御”:御驾亲征。“胡”:胡人,这里指蒙古的瓦剌部人。

【天心复见人心顺】

一语双关,既隐含“天顺”,是英宗复辟后的年号;还隐喻英宗复辟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的。

明景帝初期启用贤臣挽救了明朝的危机,后来就有些不得人心了。主要体现在对英宗和立太子上。他和宋高宗赵构一样,不愿索要上皇回国。还是于谦向他保证太上皇归来不会影响他的帝位,他才派人去打探消息,没想到使臣杨善把英宗接回来了。景帝一直将英宗软禁。景帝当年即位前,就立了英宗长子为太子。景泰三年,景帝贿赂朝臣,以封口舌,然后废了太子,立了自己的儿子,但新太子次年就夭折了。

英宗复辟改元天顺,开始并不顺。石亨独霸朝政,数兴大狱,直到石亨一党被英宗铲除,朝政才见顺。经历了被虏异国、南宫软禁的英宗,变得勤于朝政,任用贤能,并有善政(如废除了朱元璋的妃嫔殉葬制度)。

【相克相生马不前】:指在马年(庚午年)即位的景帝帝运到头了。

“相生”:英宗使得其弟(景帝)登基,是相生。英宗被俘时,曾传话回来让其弟登基以续国统。

“相克”:英宗复辟,迫景帝退位,是相克。

景帝被英宗废为郕王,不出一个月就病逝。

3. 解图

图中的虎额上有“王”字,喻指王振,令朝臣畏如猛虎。

图中石头,喻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与谶中“石亦有灵”对应。

二、文征解卦

卦为“升”,下为巽,指风;上为坤,指地。

“升”卦为“积小成大之象,拼搏得益之意”。大象为“进升之势”。 正是“土木之变”后的明朝,四处运粮运兵器戍卫京城,在于谦指挥下奋力拼搏,终于战胜瓦剌蒙古军,大家都有“进升”。

“升”卦爻辞曰:“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意思是:“大顺,见大人有利,不要犹疑,向南方进兵吉利”。正是本象主角之一石亨的运势:“南征吉”,石亨破墙,打入南宫。从南宫里迎出英宗复辟,是为“见大人有利”,他也得升官,尽享荣华,是为“元亨”

夺门之变,又称夺门复辟南宫复辟南宫之变,是明景帝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发生的一场政变,太上皇朱祁镇成功复辟,夺回皇位。

前因

英宗回归

正统十四年 (1449年) 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被众大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明景帝(南明尊称为代宗),改元景泰。孙太后亦要求景帝即位后立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表示大明帝位仍由英宗一脉继承。

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经过使臣杨善个人的斡旋,瓦剌首领也先见新君已立,英宗已经无利用价值,反而不想因英宗为虏之事成为与大明修好的障碍,于是同意放回英宗。但景帝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但当初拥立我的是你们啊!”并不愿英宗返国,经大臣陈述其利弊后,景帝将英宗迎接回京,置于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对英宗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赐绣袋案

幽闭期间,英宗因与少监阮浪交谈甚欢而赐其一个金锈袋和一柄镀金刀。阮浪随后将赐物送给王瑶。高平教唆锦衣卫卢忠与李善告密称阮浪、王瑶意图效力于上皇复辟,两人招供没有连累英宗。景帝随后凌迟处死阮浪与王瑶,并下决心易储太子。

景泰易储

支持易储方

  • 景帝向臣下陈循、高谷、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镃赏赐财物并晋升杨善、王文为太子太保以求支持。
  • 因黄钧杀人,其父黄璜为求宽恕上疏支持易储。

反对易储方

  • 孝渊景皇后反对易储,不久被废。
  • 廖庄等人因“复储之议”遭到廷杖和贬谪,钟同被打死,章纶被关押。

景泰三年 (1452年),景帝废原太子朱见深,并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新太子。景泰五年 (1454年),朱见济夭折后,朱祁钰已无亲子,却也没有复立朱见深,储位空悬。

景泰七年(1456年),景帝病重,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将领石亨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协助英宗夺回帝位。在拉拢身边友人商讨之后,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𫐄、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行事。

经过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贞等大臣带一千余士兵偷袭紫禁城,撞开南宫宫门,接出英宗直奔东华门。守门的武士不开门,英宗上前说道:“朕乃太上皇帝也。”武士只好打开城门。

黎明时分,众大臣到了“奉天殿”,只见英宗坐于龙椅之上,徐有贞高喊:“太上皇帝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

英宗复辟后,朱祁钰被迁至西宫,不久去世。

READ  推背图第二十二象 乙酉(泽火睽)泥马渡江再续大宋,秦桧高宗和岳飞
除教程外,本网站大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有内容冒犯到你,请联系我们删除!
Posted in 推背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Leave the field below empty!